有数行小字注释,笔法古拙,阐述着“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”“五行一阴阳也,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”等精微奥义。

  整个书房,除了书卷、笔墨和这幅图,几乎再无他物,却自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。

  周敦颐示意他们在靠墙的几张木凳上坐下,自己则坐回书案后的主位。

 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陆北顾身上,开门见山地问道。

  “陆小友自蜀中来,蜀道之难,青天可上,然不乏英才,不知小友师承何人?所读何书?于‘无极而太极’之旨,又有何见地?”

  周敦颐这话看似寻常寒暄,实则层层递进,直指核心。

  问籍贯师承是了解根基,问所读何书是探查其学问路径,最后直接问对《太极图说》核心命题的理解,则是真正的考校,也是引导对话进入深奥处的契机。

  “学生师承白沙先生李畋,杂览经史子集,亦涉猎释氏经论四川虽处西南,然自唐末五代,兴学重教,士风为之一振。学生身处其间,耳濡目染,常思圣贤之道与时务之变,然根器浅薄,未得门径,唯知博览慎思,不敢偏执一隅。”

  接着,陆北顾的目光扫过墙上那幅蕴含宇宙玄机的《太极图》,缓缓道。

  “至于先生所问‘无极而太极’之旨,学生愚钝,斗胆妄言。”

  陆北顾将心中酝酿已久的理解,结合他所知的历史流变与哲学思考,和盘托出。

  “昔《易》云:‘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’,言宇宙生化之序;老子曰:‘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’,道破有无相生之玄机;汉儒如郑玄诸公注疏,于‘太极’多释为‘元气未分’之混沌;魏晋玄风炽盛,王弼倡‘贵无’,以‘无’为万物本体,然其论或流于玄虚空寂,与儒家经世之旨渐行渐远;至于释氏,其‘空’、‘性空缘起’之说,亦言万象皆空,本体寂然,然其弊,或易使人沉溺虚无,遗落人伦物理。”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大宋文豪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流风阁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