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际上,赵抃认为宋庠能教陆北顾,是有判断依据的。

  在文章上,很多历史级别的大家,都是属于那种“会写不会教”的状态,对于李白、苏轼这种人来说,有灵感提笔就是千古名篇,这东西怎么教?

  欧阳修的理论体系更全面,倒是稍微好点,但也好的有限。

  原因很简单,欧阳修要是真会教学生,曾巩为啥这么多年都没考上啊?

  别说什么西昆体,从庆历兴学以来,西昆体就已经开始逐渐式微了。

  虽然科举文风还没彻底改变过来,但这十几年来,大宋科举的文风就是在向古文体这个方向演变的,甚至在这两年过了头,弄出了“比古文体更古文体”的太学体。

  所以,会写,真不等于会教。

  而宋庠的文名虽然比欧阳修稍逊一筹,但同样是文坛宗师,同时,宋庠的科举水平,是绝对高于欧阳修的。

  毕竟,欧阳修考科举可是连续落榜两次来着。

  除了宋庠科举水平更高、更会教人之外,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。

  ——那就是赋闲在家的宋庠正好有空啊!

  你让欧阳修教人,欧阳修有这空闲时间吗?

  官家催着交稿的《新唐书》要不要修?自己私著的《新五代史》要不要修?再加上本来也不算轻省的日常工作,以及与众多朋友、门生们交流文学一天下来从早忙到晚,哪有空教学生啊?

  而且说实话,光是张方平的一封推荐信,力度也没到这份上,同样是青松社成员也不行。

  张方平只是跟欧阳修有点交情,还不算有多好,而青松社成员在开封更是多了去了,欧阳修的朋友们都是。

  所以,陆北顾在欧阳修那里,或许能得到偶尔的指点,也有资格参加青松社的集会。

  但指望欧阳修每天全心全意地教他准备科举,从时间和交情上来讲,都是不可能的事情!

  不过宋庠这里就不一样了,赵抃的面子能不给,他亲弟弟的面子能不给吗?家书里特意提一个外人的名字,还让这个外人过来给他送信,什么意思再明显不过了。

  正如那句俗话讲的,下雨天打孩子,闲着也是闲着。

  现在赋闲在家,宋庠除了读书,正无事可做呢!

  而对宋庠来讲,读书虽然有乐趣,但也不能天天从早读到晚不是?教个学生,就当调剂一下生活了。

  “老夫既受子京家书,又见故友之荐,对你便不能仅以寻常后辈视之,自当略尽心意。”

  宋庠捻须说道:“省试在即,经义文章、策论诗赋,皆是根本,老夫不清楚你科举功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大宋文豪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流风阁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