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言?”

  旁边自有捧哏天降。

  李为舟面带凛然之色,腰身站的笔直,他卖相本就是天下第一流,身上白衣于江风轻拂中飘然起荡,平添三分飘逸不俗之气。

  码头四周行客,只听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,一瞬间竟似压过了世间诸多繁杂噪声:“在下自启蒙读书之始,先父便屡屡教诫:我辈读书人,一生不离圣贤经义。然伏案苦读之前,当先明己志。

  绝不可效仿世间俗辈,甘做安巢鸟,行事尽为稻梁谋!

  我问曰:然,读圣贤书所为者何?

  父答曰: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”

  声如洪钟!

  声情并茂!

  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感情激荡且充沛!

  再加上识海内石镜发出一波淡淡的光圈……

  这一刻,无数身着青衫儒袍,头戴方巾的文人,瞬间僵直,颅内高曹。

  李德义之名,自此名动京华!

  一日之内,晋升大儒强者!

  真正的大儒司徒浩然,虽然也颇为震动,但依旧能内敛住心神,只是看向这位从天而降的“贤婿”,目露精光。

  他身旁的官袍老者语气和缓了些,可言辞依旧锋利,问道:“此煌煌四言,的确震古烁今。只是不知阁下父子二人,有何建树?”

  李为舟笑的有些冷淡起来,因为确实没啥建树。

  不过正此时,就见一直藏在喜妹身后的小猴子,忽然跑了出来,直直冲向李长宁身边的赵元芷,嘴里“呜呜啊啊”的叫着。

  “郑王殿下!!”

  赵元芷认清身边跑来的小孩后,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,惊叫出声!

  张婉懿也是怔了刹那后,瞬间拔剑出鞘,护其左右,强横的逼退左右众人。

  而这番变故终于让一直保持姿态的司徒浩然豁然色变,他旁边的官袍老者更是大为失态,几步向前,被张婉懿一剑逼开:“上官大人,还请自重!”

  司徒晴月微微蹙起眉头,她从未去过东宫,连皇宫也很少进,却也知道东宫太子至今还能稳居东宫,其独子郑王,是相当重要的筹码之一。

  也因此,保护的极为严密,几乎从未在外露过面。

  倒是赵元芷和张婉懿,二人因家世之故,受邀进宫参加过宫宴。

  既然她们认定了,那多半出不了差错。

  未想,竟会是昨日他们相救之人。

  李长宁急步过来,先压下心中百般苦恼,对司徒晴月道:“师父,月余前自大年初一夜,郑王于东宫突然失踪,同时失踪的还有六位宫人、并十二位东宫侍卫,东宫供奉院也走失了四人。这月余来无数人手大索京师,一无所得。不知郑王殿下如何会在此地?”目光瞅了眼自家三哥。

  李为舟哼了声,却不看他,而是看着之前那位咄咄逼人的老者,道:“在下虽一介白衣,却也知仁人之心。当日在德水河畔济州府中,见有极凶恶之人,以采生折割恶法毒害孩童,便与之恶斗三百场,终于救下这位孩童。适时,我并不知这个孩子身份竟如此贵重。但先父曾有教诲: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敢问老丈,此为建树否?”

  心里却没拿此老儿当回事,而是欢快的想到:莲花帮要倒大霉咯。

  老官儿:“……”

  司徒晴月拍了拍李为舟的胳膊,道:“这是父亲昔日好友,礼部尚书上官辰大人。我还有要事,等忙完后再去寻你。”

  说罢又与其父司徒浩然微微欠身,随后执令召集所有码头司隶、山林使并军卒,护送郑王回宫。

  小猴子急了,拼命指着李为舟、喜妹一行人,要带他们一起去。

  司徒晴月笑道:“放心,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见。”

  很快集起数百上千人的阵仗,并且京城那边也不断有军伍官吏急赶过来汇合,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先一步往皇城驶去。

  李为舟也与新认老丈人作别:“岳父大人,待月儿完忙后,小婿再上门拜见。”

  说罢,也带人前去与等候在后面的李长平、李长安兄弟汇合。

  让无数人侧目的是,这个今日出尽风头的乡下小子,刚认下岳父,居然反手就牵起一位美娇娘的手……

  这……什么妖孽?!

  “大哥、二哥,好久不见,回家再说!”

  一一抱过两个兄长后,李为舟一行或骑马或乘车,扬长而去。

  “养正公,你看此事……”

  上官辰眉头紧锁,担忧的看着司徒浩然说道。

  司徒浩然微微摇头,道:“小女自幼通读经史,早立道心。旁人如何能动摇其志?纵然是我,亦不可为之,也不愿为之。”

  上官辰有些着急的小声道:“魏王殿下几次有言,若司徒司隶有意,必以侧妃之位相待。将来……”

  司徒浩然深看老友一眼,道:“如今郑王已归,历大难而不死,吾观其气,贵不可言。震川兄,敬之兄因恼那边的不齿作为愤而辞官,今日远归故里,分别之际,连一言都不愿与兄言。震川兄莫非仍旧执迷不悟?魑魅魍魉、鬼蜮伎俩,岂能成就王道?震川兄好自为之吧。”

  ……

  “大伯!大伯娘!我们来看你们来啦!”

  延福坊,西斜街。

  李长平、李长安兄弟满面笑容的带着李为舟一大家子进门,甫一进门,喜妹就蹦蹦跳跳往里欢呼喊道。

  李长平、李长安兄弟都大笑起来,团圆啊,真好。

  李长安对李为舟道:“老四昨儿特意回来报信,还专门去给爹请了假,就等你们今日回来!”

  李长平则道:“张罗一天了,买菜都买了几回,今儿比过年还丰盛。”

  话音刚落,便看到李德隆穿着一身隆重的员外服,和曹氏、罗氏、郭氏等内眷一起迎出二门来,人人皆是满脸笑容喜色的看过来。

  李德隆哈哈大笑道:“喜妹来了!快来快来快来,可想死大伯咯!”

  李为舟带着周月娘、喜妹上前跪拜,冯碧梧就算了,她不喜欢这个,且对外本就是供奉身份,躬身一拜便是礼了。

  “快起来快起来!快快起来!”

  李德隆、曹氏都是一迭声叫起,亲自去扶。

  一行人站起身来,大家站在一起,李德隆满眼都是侄儿侄女,一手拉扯一个,左看看右看看,高兴道:“感觉昨天还在青州城……好,好!回家就好!

  曹氏则拉着周月娘的手,千看万看,对罗氏、郭氏夸道:“看你们弟妹,真是越来越好看了!”

  郭氏连连点头,道:“对对对,比我们两个丑八怪强多了!”

  曹氏嗔她一眼,对不好意思的周月娘和呵呵笑的罗氏道:“咱们不理丑八怪!快进屋里来!”

  李长平对冯碧梧赔笑道:“冯供奉,一起进屋吧。”

  李长安本想看笑话,青州城谁不知碧梧君的冷面,那么多达官豪商,人家连理也不理,醉香楼都快干垮了。

  然而没想到,冯碧梧居然轻轻欠身,跟在李为舟身后,随大队一起进了二门。

  李长平和李长安兄弟俩面面相觑,随后纷纷醒悟过来,继而二人目光中皆起杀心!!

  某个混帐,不当人子啊!!

  碧梧君啊,这可是碧梧君啊!!

  冷艳之名,冠绝江湖!

  青州城多少贱骨头,哪怕人家眼皮都不抬一下,还要巴巴的送银子去,只为看一眼这冷艳劲儿。

  现在,就这样跟在老三屁股后面……

  “唉,早该想到的!毕竟,连四郎他师父……”

  李长安满脸悲痛的仰头长叹道,他感觉自己快碎了……

  李长平拍了拍自家兄弟肩膀,道:“什么也别说,回头挹翠楼颜大家再开酒会,打茶围的银子就由三郎会账吧。”

  李长安哈哈笑道:“我道你怎么见天掰着指头数三郎几时来,原来是盼着三郎来带你去挹翠楼啊!你自己去啊!”

  “嘘~~”

  李长平忙让自家二弟噤声,责怪道:“小声些……打进京后,就满耳都是挹翠楼的颜大家,哪个好儿郎不想去见?可一般人进得去么?这不三郎最擅长此道么?再说,你就不想去见识见识?”

  李长安一边往里走一边乐不可支道:“我就不想。”

  他早在另一座名楼胡玉楼里见识过神京风采咯!

  ……

  “是走了不少时日。”

  正堂上,李为舟笑眯眯的回答着李德隆的话,一边四下打量了番后,不解道:“这也太粗陋了些?来京时我给二哥了一笔金银,他吞了去逛平康坊了?”

  李长安笑骂道:“胡说八道!你以为我是你?爹按下了,不许动。说那是家里压底的钱。”

  李为舟摇头不赞成道:“单大哥、二哥两个小家就得分两个小院,这座小二进拢共才那么点大,怎么好过日子?再买再买,不然下回再来都住不下了。”

  说着他又从冯碧梧手里接过一个布包袱,打开后李家一大家子都惊喜的无以复加!

  李德隆一下站了起来,激动道:“好家伙,这是孙寡妇的豆皮包子?!”

  曹氏眼神阴阴的瞥了过来,不过随即也释然了,毕竟如今隔着二千里远呢。

  孙寡妇的骚气,传不了那么远。

  接着她也欢喜起来,道:“还有石瞎子家的油酥烧饼!真难为你们了,这大老远的带过来!”

  罗氏惊叹欢喜道:“还有老梁家的黄米面炸糕,哎哟,多少日子,就想吃一口……这也能带来,真真是有心了!”

  郭氏最动容,捧着个小坛子眼泪涟涟的道:“这是……这是我娘做的酱缸豆?!这是我娘做的酱缸豆!”

  喜妹嘻嘻笑道:“二嫂,这是我嫂子出的主意,不过是我去你家里拿的哦。”又对罗氏歉意道:“大嫂家不在青州城,我就没办法了。”

  罗氏虽然有些遗憾,但又怎能怪喜妹呢,笑着抚了抚她的头发,又对周月娘道:“真难为你想的这么周到。”

  周月娘浅浅一笑,说了声:“应该的。”

  李长平、李长安二人见带了一圈人的东西就没他俩的,正准备找老三说道说道,却见老四李长宁风风火火赶来,对李为舟道:“三哥,立刻随我进宫,喜妹一起去,天子召见!”

  李家人大惊,没去码头的人,都不知发生了何事。

  李长平等好一些,却也只是听说是半道捡到的孩子,没想到身份这么贵重。

  喜妹有些紧张的看向哥哥,李为舟装模作样的怀疑道:“没有这个必要了吧?我们刚和家人团聚,实在走不开啊。”

  李长宁:“……”

  李长安哈哈大笑,这个三弟实在太对他的口味了,上前推了李为舟一把,笑骂道:“快去你的吧!”

  李为舟哈哈一笑,对满脸无语的李德隆等道:“我快去快回。喜妹,咱们走,吃大户去!”

  啧啧,小猴子不愧是天家子弟,这么小,心眼子就这么多,居然能一路保密到看见赵元芷。

  他连司徒晴月这个御刑司司隶都信不过……

  了不得啊。

  ……

  巍巍皇城,紫宸殿。

  二十四根合抱粗的朱漆巨柱撑起歇山式殿顶,柱身缠绕鎏金铜龙,龙首衔珠,龙须随穿堂风微颤。

  殿内地面铺陈姑苏御窑烧制的“金砖”,砖面打磨如镜,映出梁间彩绘的《云海仙山图》:祥云翻涌处,仙鹤衔芝,笔触间沥粉贴金,在透窗而入的日光下浮光跃金。

  相比之下李为舟这个国王在掸国的落脚处,寒酸的跟窑洞似的。

  也是,人家修了五百年的宅子,肯定比他会享受,他连五十天都还没到。

  不过李为舟并不羡慕这里,因为他惊奇的发现,这里居然,也没有一丝天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在修仙世界的悠闲生活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流风阁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